下面教你用漆膜仪(Paint Thickness Gauge)判断二手车有没有钣金、补漆、腻子、换件,简单实用,一看就会。
🚗 一、车身原厂漆的正常范围
不同车型略有差异,但绝大部分原厂漆厚度在:
日系车:80–140 μm
美系 / 欧系车:110–180 μm
豪华车:120–200 μm
你不用完全记住,只要记住原则:
👉 原厂漆一般比较均匀,波动范围不大。
🚩 二、怎么用漆膜仪判断问题
1. 检测流程
建议按部位依次测:
前杠 → 前翼子板 → 前门 → 后门 → 后翼子板 → 尾门/后杠 → 车顶 → A/B/C柱。
每个部位测 3–5 次 取平均值,看是否异常。
🚩 三、不同读数代表什么问题?
① 明显增厚 = 补漆或腻子
比正常值高很多,比如:
原厂 120 μm
实测 220–400 μm
👉 轻度补漆(喷一遍漆)
如果在 400–800 μm
👉 有腻子 + 补漆
说明这块板子受过撞击,修复程度更大。
如果超过 800–1500 μm
👉 腻子打得很厚,属于严重钣金修复
可能撞得比较狠。
② 太薄 = 打磨过头或重新做漆
如果某处只有 50–80 μm(明显低于原厂水平)
👉 说明曾经被打磨过、重新喷漆,属于 重做漆面。
③ 某一整块板子明显不一致
例如:左前门 130 μm,右前门 320 μm
👉 右前门补过漆,左前门原厂。
关键看“相对差异”而不是绝对数值。
④ 接口区域突然飙高 = 钣金修复
例如门边、翼子板边缘,出现:
600 μm
1000 μm
局部非常不均匀
👉 腻子修补过,有钣金敲打或撞击痕迹。
⑤ 金属件 vs 塑料件
保险杠(塑料)漆膜厚度通常较薄且更不稳定,一般 60–120 μm 比较正常。
不用拿来和金属件比较。
🚩 四、用漆膜仪判断是否换过件
以下特征可判断“换件”:
1. 某块板子读数非常均匀,但整体过薄
例如:全车 120–160 μm
但右后门全部 80–90 μm 且完全均匀
👉 大概率换过一块新的原厂件再喷漆
2. 螺丝位有拧动痕迹
配合漆膜仪更准确:
门锁螺丝
叶子板螺丝
前后保险杠支架螺丝
👉 被拆过通常代表更换或大修。
3. A/B/C柱特别重要
这些位置如果漆膜值异常高,可能是结构件受过撞击 → 事故车预警。
🧲 五、实用技巧
不要只看一个点,要看同一块板子是否均匀。
左右对比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漆膜仪读数大幅不均匀一定有修复。
有些车前杠和后杠原厂就是喷的,厚度可能不一致,属于正常。
车顶一般不太会补漆,如果车顶漆膜明显加厚,要格外注意。
🎯 六、快速判断口诀(记住这几句就够了)
原厂漆:均匀、120 μm 左右。
200–400:轻补漆。
400–800:腻子+补漆。
800–1500:严重钣金。
过薄:打磨重喷。
左右相比数值跳跃大:换件或补漆。
电话:6265869231 洛杉矶二手车回收
扫一扫,联系我们
